本数据集包含构建北山羊(Siberian ibex)物种分布模型后得出的当前分布范围和未来2071-2100年三种情景下的分布范围。 CurrentEM_BiasCorr_Simple :当前适宜生境概率图。 Future126EM2070:北山羊未来SSP1-2.6情景下的适宜生境概率图。 Future370EM2070:北山羊未来SSP3-7.0情景下的适宜生境概率图。 Future585EM2070:北山羊未来SSP5-8.5情景下的适宜生境概率图。
数据空间分辨率(/米) | 1000米 |
---|---|
数据时间分辨率 | 年 |
坐标系 | WGS84 |
投影 | GCS_WGS84 |
野外调查和文献资料库检索。
为构建北山羊物种分布模型,首先系统收集了物种出现点位数据,这些数据代表物种在空间上的实际观测记录。同时,整合了与物种生态需求相关的环境变量图层(如气温、降水、海拔等栅格型气候与地形因子),作为驱动分布模型的关键预测因子。基于上述数据,通过以下流程生成物种当前分布范围:针对物种真实缺失数据难以获取的问题,采用最小凸多边形(MCP)外扩200公里缓冲区界定地理背景范围,并利用高斯核密度表面量化采样偏差,在该表面约束下生成10,000个伪缺失点,使其空间分布与实际调查努力相匹配,从而规避人为活动导致的虚假环境关联。将物种存在点与伪缺失点合并后,按75%:25%划分为训练集与测试集,运用七种算法(GLM、GBM、GAM、ANN、FDA、MARS、RF)各运行十次,产生70个单模型;筛选其中真实技巧统计值(TSS)高于整体均值的模型,按其TSS权重构建加权集成模型,并通过AUC值(>0.9为优)验证模型可靠性。 北山羊未来分布范围预测是通过将训练好的集成模型投射至特定气候情景(如CMIP6下2071-2100年的SSP1-2.6,SSP3-7.0和SSP5-8.5),采用与当前建模相同的环境变量,将未来适生概率转换为可比的空间分布图。该方法直接量化物种分布的核心动态:栖息地收缩区(当前存在而未来消失)、扩张区(当前缺失而未来新增)以及避难所(持续适生区),同时揭示分布质心向高纬度/高海拔的迁移趋势,为识别濒危区域、设计生态廊道及制定保护策略提供空间决策依据。
# | 数据集标题 |
1 | 北山羊物种分布模型的13个环境预测变量 |
2 | 北山羊分布点 |
3 | 2015年中亚河流分布数据 |
4 | 亚洲湖泊河流分布数据 |
5 | 塔吉克斯坦水文站点分布数据 |
6 | 哈萨克斯坦水文站点分布数据 |
7 | 2015年中亚水文观测站点分布数据 |
8 | 吉尔吉斯斯坦水文站点分布数据 |
9 | 中亚1:25万湖泊与河流分布数据(2010年) |
10 | 新疆1:25万湖泊与河流分布数据(2000年) |
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市北京南路818号, 830011, 电话: 0991-782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