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著可分为4部分:第一部分为植物区系分析,聚焦哈萨克斯坦中部及北部地区的植物种类调查,如乌拉尔河流域的干旱区植物组成、新发现的桦树林分布及珍稀物种如Allium sergii的生境特征,揭示区域植物多样性与生态适应性。第二部分涉及植物形态与生理研究,探讨引种植物的耐旱机制、细胞超微结构(如 Sphaerotheca fuliginea 的细胞核特征)及微生物与植物互作,如干旱胁迫下酶活性变化和细胞膜结构响应。第三部分为生态与地理分布研究,分析不同海拔带的植被组成(如高山草甸、荒漠草原),记录新分布物种(如 Ustilago turcomanica)并讨论其地理意义,同时关注保护区内植物群落的动态变化。第四部分涵盖真菌与藻类研究,报道哈萨克斯坦水域的浮游植物组成(如蓝藻、硅藻)及病原真菌的分布特征,如 Blumeria graminis 对禾本科植物的侵染规律,为植物保护提供基础数据。
采集时间 | 2025/07/01 - 2025/07/31 |
---|---|
采集地点 | 哈萨克斯坦 |
数据量 | 4.4 MiB |
数据格式 | .PDF格式 |
数据空间分辨率(/米) | 无 |
数据时间分辨率 | 无 |
坐标系 | |
投影 | 无 |
作者(编委会):М.С. Байтенов, М.П. Васягина 出版社: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科学出版社 出版地:阿拉木图 出版年:1987年 页数:151页 语种:俄语 分类号:UDC 582.475
本书为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文献信息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馆藏文献,中心将本书电子化后存储,未经过OCR识别,数据加工过程依据国家标准《GB/T 31219.2-2014图书馆馆藏资源数字化加工规范》,完全遵照《苏联哈萨克斯坦科学院植物标本的植物资料 第15卷》的数据信息,未改动删减。
对收集到的《干旱区开发与荒漠化防治:综合措施》进行电子化加工处理,按照国家标准《GB/T 31219.2-2014图书馆馆藏资源数字化加工规范》要求,未改动删减《苏联哈萨克斯坦科学院植物标本的植物资料 第15卷》的数据信息,数据质量可靠。
# | 编号 | 名称 | 类型 |
1 | PT2406 | 中亚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与科技文献共享平台 | 其他 |
# | 标题 | 文件大小 |
---|---|---|
1 | (XJLASRU70010706).pdf | 4.4 MiB |
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市北京南路818号, 830011, 电话: 0991-7823121